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目标1500亿!打造河南最大生物医药研发基地!

来源:大河财立方 时间:2022-08-12 10:20

小容量注射剂年产能占据全国市场份额四分之一、打造全国最大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河南省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创新基地……不知不觉间,生物及医药产业已经成长为郑州六大工业主导产业之一。

郑州市规划:到2025年,全市生物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以上,带动生物材料、医用包装、医药流通及医疗服务等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郑州在生物经济方面提出一系列目标,底气何在?

1

抢抓生物经济发展风口

郑州“悄然”布局

“方案的发布,为郑州生物经济下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8月9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郑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张幼明表示,近日发布的《河南省促进生物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构建“一核、五基地”为主体的生物经济发展布局,将郑州和新乡作为“一核”联动发展的生物经济核心区。其中提到,支持郑州、新乡依托生物医药基础雄厚、科研院所集中等优势,瞄准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先行先试改革举措,吸引集聚生物创新和产业发展要素,提升成果转化水平和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打造研发与应用深度交融、引领和示范带动明显、具有国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生物产业创新高地和产业集群。

《河南省促进生物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凸显了河南省对生物经济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一核五基地”提法更是明确了全省生物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支撑点,在示范引领、优势再造和产业集聚上,将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我省生物经济核心区之一,郑州有“底气”。

小容量注射剂年产能达80亿支,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这是郑州。

打造全国最大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基地,相关产品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这是郑州。

拥有河南省在建规模最大的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创新创业基地,这是郑州。

忽如一夜春风来。不知不觉间,郑州已完成了在生物经济尤其是生物医药领域的战略性布局,生物及医药产业已经成长为郑州六大工业主导产业之一。2021年,郑州市生物及医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整体规模超亿元的生物医药制造企业有11家,其中超10亿元的企业有3家。

2

产业集聚加速

打造河南规模最大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

微信图片_20220812101800

前不久,阿兹夫定增加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适应症注册申请获批,成为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自主知识产权口服抗新冠药物,也是河南省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创新药。一时间,创新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创新药的研发是一项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的系统工程。郑州航空港区临空生物医药产业园是河南省在建规模最大的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创新创业基地,创新药研发是该产业园主攻方向之一。据介绍,该产业园被认定为“河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分子中试及大规模生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撑推动多个针对肿瘤、肝炎、糖尿病等高发疾病1类新药的研发、中试、生产,并汇聚支撑国内创新药企落地郑州,实现产业化发展。目前,在创新药、细胞技术、IVD/第三方检测、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园区累计储备鸿运华宁、郑州晟斯、美泰宝等优质项目80个,累计对接企业108家。

临空生物医药产业园,只是郑州在生物经济领域的一个“优等生”代表。

张幼明介绍,郑州市生物经济产业集聚正在加速形成。郑州按照“一基地、两园区、多布点”生物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新郑市百亿级化学制药产业园和郑州高新区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在生物经济领域,初步形成了以郑州航空港区、新郑市、郑州高新区为核心,以郑州经开区、中牟县等为重点区域的发展格局。

郑州市生物经济产业门类较为齐全,目前形成了以润弘制药、遂成药业等为代表的高端仿制药集群;以太龙药业等为代表的现代中药集群;以明峰医疗、安图生物等为代表的医疗器械集群;以博睿医学、金域医学等为代表的现代医疗技术集群。其中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主营业务收入占整个产业的80%以上。现代中药领域基础较好,拥有双金连合剂等独家品种,发展势头强劲,太龙药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年产中药口服液10亿支,主打产品双黄连口服液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

3

尚缺“龙头企业”

产业融合能力有待提升

虽然郑州在生物经济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但与国内先发地区相比,郑州市生物产业在产业创新能力、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还有一些差距。

“目前,郑州市生物产业已有一定基础,但实力还比较薄弱,产值占到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1%。”张幼明介绍,郑州市90%以上的生物医药企业都是中小企业,缺少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缺乏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与已成功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的杭州、武汉、成都等城市相比,产业缺乏辨识度,产业特色还不够明显。

“此外,我们的产业融合、创新能力也有待提升。”张幼明表示,生物经济领域及相关产业,与先进制造、节能环保、工业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度不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不足,这样导致产业技术成果转化水平不高。新药研发,资金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对相关领域智力资本要求较高,全市相关新药研发平台及公共服务平台还不够,药企研发亟待给予更多的动力。

4

到2025年

生物医药产业拟达1500亿元以上

据了解,针对上述存在问题,郑州市已制定了“十四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规划提出“一核引领、多点支撑”总体产业空间布局。“一核”,即全面推进郑州航空港区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建设。“多点”,即在全市范围内打造若干个生物产业基地作为全市生物产业重要支撑。

规划提出,通过3到5年的努力,郑州市计划实现如下目标: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到2025年,全市生物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以上,带动生物材料、医用包装、医药流通及医疗服务等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

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力争培育产值超10亿元企业15家,超亿元企业30家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品牌。

创新水平持续提高。到2025年,力争实现大中型生物医药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力争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以上,争创医药制造业创新中心2~3家。

追溯体系不断完善。到2025年,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领域质量检测和标准化技术平台体系不断健全,建立完善企业安全可追溯体系,推广建立公共卫生产品及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5

支持龙头企业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发展生物经济,创新是引领力。《河南省促进生物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就明确提出,要构建国内一流的生物科技创新体系。关于创新,郑州如何发力?

郑州市现有生物医药创新平台150多家,包括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42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4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8家省、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了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和创新转化平台体系。

此外,郑州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国际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生物医药研发团队和领军人才;推动建立高校、科研机构创新人才向生物医药企业流动机制;推进生物医药类学科专业建设,支持在龙头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张幼明说:“下一步,我们要强化组织保障,从政策扶持、要素保障、金融支持、人才支撑等方面加大对生物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确保‘十四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如期实现,为河南构建生物经济强省贡献力量!”(来源:大河财立方)